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资讯 > 媒体看平原

平原:产品变薄,家底变厚,骨干企业“有中生新”

2017-12-18 13:58:40 来源:  作者:
摘要: 走进位于平原的东鸿制膜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这家“纳税冠军”的“一增一减”令人印象深刻。企业主打产品由65微米的尼龙塑料膜调整为16微米的锂离子电池
 走进位于平原的东鸿制膜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这家“纳税冠军”的“一增一减”令人印象深刻。企业主打产品由65微米的尼龙塑料膜调整为16微米的锂离子电池隔膜,厚度减少75.38%;今年前11个月,公司累计纳税5737万元,同比增长85.24%。
 
QQ截图20171218140301.jpg 
 
 “一增一减”背后,是企业产品的新旧更迭。东鸿制膜属上市公司沧州明珠集团子公司,2009年落户平原后主打产品为BOPA尼龙塑料膜;2016年企业主打产品升级为锂离子电池隔膜。
 
“相较于尼龙膜,我们的电池隔膜行业门槛高、技术水平高,打破了日韩垄断。产品成功应用于3C数码、新能源汽车、工业储能等多个领域,属国家重点扶持的高科技产品。”东鸿制膜公司总经理李林说。
 
产品变薄、利润变厚,从制造“红海”驶入创新“蓝海”。东鸿薄膜的新旧动能转换,是平原县域经济“有中生新”的缩影。
 
“新旧动能转换,不是沙地建高楼。作为家底的传统产业既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战场,也是焦点难点。我们瞄准传统产业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,加快应用新技术、推广新模式、培育新业态、派生新产业,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向更大范围、更高层次、更广程度发展。”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说。
 
 何谓新?同样是制药,平原信谊制药有限公司产品结构由感冒类药品调整为精神类药品,企业产销量实现三年翻两番;同样是造纸,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.5亿元,实施了年产20万吨高档工业包装纸项目,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;同样是啤酒饮料,平原森力啤酒有限公司与德国圣堡啤酒饮料有限公司合作,投资1.2亿元,建设集啤酒生产、文化、美食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大型啤酒工业园区,投产后年产可达5万吨,销售收入达4.5亿元。
 
 “‘有中生新’就是提升现有企业的创新能力,我们从目标理念、要素保障、靶向帮扶三个层面入手,强化制度保障,引导、鼓励、帮助企业以创新求发展、向创新要红利。”平原县县长袁志勇说。
 
今年以来,平原县紧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制高点,启动实施了企业家“洗脑”工程,组织企业家40余人,采取“参观+培训”的模式,赴浙江余姚、萧山等12个先进地区考察学习,高标对齐;深入开展“进解促”活动,组建22个县级帮扶工作组,帮助60多家企业解决发展问题200余个。
 
平原注重集聚土地、人才、资金等发展要素,加快推进开发区闲置土地盘活利用;对开发区区域、功能、产业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、规划,创新开发区服务企业体制机制;累计投入1.2亿元用于人才引进工作,新引进各类创新人才40多名、院士6名。
 
 1至11月,东鸿制膜、福洋生物、济铁物流园等26家骨干企业,累计投入30多亿元,实施77个重大技改项目,新上国内外先进生产线80余条;全县90家重点企业纳税8.2亿元,同比增长23%。

热门推荐
返回顶部